Threads 的定位研究和產品觀察|EP28

Threads 推出後怎麼走?使用者都在看什麼、發什麼?根據這幾天的產品使用心得,先快速紀錄我觀察到的產品定位、使用者行為、和未來的產品潛在開發方向。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產品思維有興趣的朋友

一、什麼是 Threads

近期 Meta 推出的 Threads 平台,操作方式跟版面跟 Twitter 非常接近,都是透過短文(每篇限制 500 字)+ 圖片來發布,再加上可以直接用 Instagram 創建帳號並登入,讓這款產品在 7 小時內已衝破 1,000 萬的下載數,2 天超過 7,000 萬,再次突破全球最快下載數的產品紀錄!

Threads 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中文名稱,但已經有人用「串串、脆的、穗子、TD、TS」等名稱來稱呼,會取名「脆」是源自於 LINE 在滿多生活用語都會被用「賴」來代稱。


二、Threads 的現況觀察

以其他平台的定位,可以簡略區分:

  • Facebook:因為演算法和分群機制,目前漸漸變成以「相同興趣」為導向的同溫層朋友平台。
  • Twitter:因為多數名人和機構單位都有帳號,不定時發布新聞或資訊,目前可以說是「即時資訊」導向的新聞平台。
  • Instagram:觀察使用者的圖文、限動、IG Reels,原本的圖文平台漸漸偏向「精緻動態」的時尚生活平台。

而 Threads 我認為現在定位比較偏向「即時心情」的日常生活平台,目前幾個特色:

  • 沒有 # 標籤:不需要像 IG 一樣發一篇文要想好幾個標籤,但缺點也是沒辦法找到相同話題的對話串,僅能仰賴演算法餵給我們的貼文。
  • 未修飾的圖文:沒有像 FB 發文可以打卡、標註朋友、設定感受,也沒有像 IG 可以修圖,因此文章幾乎是當下的心情和最原始的圖片。
  • 短文字的文化:跟 Twitter 一樣是短文字的生態,多數文章大約都在 5 行以內,作文、雞湯、知識型文章比較少見,取得代之的是心情、新聞。

但有幾個額外疑惑:

1. Threads 想要創造的定位是什麼

目前產品定位有點偏向「廢文平台」,若每次點開都是看到朋友或名人的日常廢文,都是廢文的平台真的會讓大家長期使用嗎?

以 Twitter 來說會想上去獲取資訊和知識,以 Tiktok 則是看短影音放鬆,那 Threads 會是「看短文放鬆」的定位嗎?又或者是「發短文放鬆」?

但也許這個是產品初期必經的教育市場過程,如同 IG 限時動態這個功能發布時,也經歷過一陣學習期,因此有可能現在是流水帳和廢文,未來過一陣子也會轉成 Twitter 那樣的即時資訊平台。

2. Threads 希望使用者如何養成習慣

以 FB、IG、Twitter、Dcard,社群平台似乎都會透過「興趣標籤」將不同使用者分類,讓你會想關注特定興趣或議題,進而長期使用。

目前 Threads 使用起來比較是「好奇別人發什麼」、「自己想發文」這類的「初期新鮮感、隨機興奮感」而開啟 APP,但也許未來也會把「使用者標籤化」這件事加上去。


三、對 Threads 的想像和期許

以目前 Threads 塗鴉牆無法自己調整的現況,通常文章會有幾個類型:

  1. 之前 IG 有追蹤的品牌專頁和朋友帳號發布的文章
  2. 朋友轉貼或留言在他人的文章
  3. 未追蹤的 KOL 發布的文章(被演算法推給我的)

假設我是產品經理,在規劃新功能時,我會好奇:

  1. 使用者最常互動(按讚、留言、轉貼)分別是哪一類型的文章?純文字、單圖、多圖、影片?
  2. 使用者的搜尋關鍵字以及最後前往位置的分布趨勢?
  3. 使用者對於有連結的文章的點擊率?

因為產品除了要優化使用者體驗,最終還是要找到營利模式,因此現階段可能的方式是:

  1. 塗鴉牆的廣告:直接把 IG 貼文中間廣告機制搬過來,讓使用者每滑 3–5 則就出現一篇贊助廣告。
  2. 創作者訂閱制度:跟 Twitter 一樣走訂閱式,鼓勵創作者在 Threads 定期發文。
  3. 文章打賞制度:針對單篇文章進行打賞,鼓勵創作者發布有價值的文章,或許可以間接建立產品使用文化。
  4. 會員等級制度:設定會員等級,讓有升級的會員可以享有特定功能,像是發文時可以有特效或特殊符號。

但當然最後的產品方向都需要仰賴數據或分析使用者行為才能做判斷,上述僅為推測。


四、總結

上述僅為個人對 Threads 的側面觀察,之前 Clubhouse 只維持一個月的熱度,不確定這次 Threads 可以維持多久,但以產品人的角度是希望它迅速跌代進化,總之先持續觀察後續發展。

若對這系列文章有興趣也可以持續觀看:

分享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