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電商導入 OMO 的關鍵:總部制度、系統功能、店員執行|EP21

前陣子以產品經理身分到校園分享電商 OMO 的趨勢,包含 OMO 和 O2O 的差異,店員在 OMO 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要導入 OMO 的關鍵是什麼?企業在零售現場遇到什麼問題?這篇會摘錄一些《2024 台灣 OMO趨勢洞察報告》的內容。

一、OMO是什麼

⠀⠀

最早大家談論的是 O2O (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互相導流,具體行為像是「線上發送門市優惠券」或「門市發送線上折價券」。

但隨著消費者購物行為的改變,單純的 O2O 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零售業漸漸轉型 Online Merge Offline (OMO) 模式,透過「線上線下同等優惠、線上線下共用資料」。

⠀⠀

▍⠀消費者最常使用的跨通路場景:

  • 線上瀏覽,再到線下實體門市購買
  • 線上購買,但分批到門市取貨
  • 線下門市體驗,但回到線上購買

總結消費者的三大行為:「購物前瀏覽、過程間體驗、購物後取貨」,上述購物流程是否都可以被滿足,是 OMO 要解決的難題。

▍⠀過往消費者遇到的困境或疑惑是:

  • 線上累積的消費紀錄,能否在線下門市紀錄累積?
  • 線上訂購後,能否門市取貨?
  • 線下領券後,能否線上使用?
  • 線下門市沒有庫存,能否請店員從 EC 倉調貨?

這些消費者第一線的困惑,也反映出打通 OMO 的三個關鍵「系統整合、多元服務、現場店員」。

⠀⠀

▍⠀O2O 與 OMO 的更多差異在於:

1. 整合程度

  • O2O 主要著重於線上到線下的單向引流
  • OMO 強調線上線下的完全融合

2. 消費者體驗

  • O2O 側重於交易轉換
  • OMO 注重全渠道的一致性體驗,包括會員、庫存、服務等全方位整合

3. 數據運用

  • O2O 較為片段化
  • OMO 強調會員資料的完整性,包含消費紀錄、點數、會員制度

4. 營運模式

  • O2O 各個通路相對獨立運作
  • OMO 打破通路界限,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效應

二、企業導入OMO遇到的問題

⠀⠀

上述前情提要完 OMO 的現況,那企業想導入 OMO 時,目前面臨什麼困難?

▍⠀1. 系統和服務整合

  • 跨系統資料整合:部分企業因為 POS 機、開店系統、CRM 系統、點數系統,可能因應不同戰略拓展時機,因此當時都找不同廠商合作,導致現階段要整合時需要再花一筆預算,甚至面臨要選擇捨棄哪些系統。
  • 線上線下服務整合:過往採購的 POS 機或 ERP 系統,面對行銷人員多元的促購活動已無法支援,需要先收攏各部門的業務需求和消費者情境。
  • 會員數據整合:會員數據、消費紀錄、業績報表散落在各系統,對消費者整體輪廓沒有全貌,導致難以往下分析行銷策略。

⠀⠀

▍⠀2. 組織管理問題

  • 部門競合關係:部門企業的門市和線上有競爭關係,導致於若傾向一邊則會讓另一邊的業績下降,甚至影響到部門獎金。
  • 門市競合關係:除了線上線下部門,各門市之間的優惠券、點數能否共用也是一個關鍵。
  • 店員合作意願:對於第一線的店員,要如何確保眼前的消費者在線上購物後,仍可以計算推薦人獎金和業績獎金。

⠀⠀

▍⠀3. 店員轉型問題

  • 會員推薦人整合:門市下載 APP 能否認列為門市業績?線上使用折扣碼能否認列店員業績?等各種跨通路消費場景,都是店員是否願意協助推動 OMO 的關鍵。
  • 缺少內部培訓:針對店員要導入新的 POS 機,或介紹線上的現有活動,需要耗費大量的溝通成本和教學成本。

三、店員在 OMO 過程的重要性

⠀⠀

針對上述的三個企業問題,就算系統都導入成功,店員若不願意推廣仍無法促進 OMO,但店員具體有遇到哪些疑慮呢?這段想再單獨探討一下店員的角色。

  • 教育訓練:總部導入系統後,誰要來門市向店員訓練,若店員在現場遇到問題要找誰求助。
  • 分潤機制:原本都在 A 門市的消費者到線上結帳,A 門市的店員業績就流失了,如何公平計算業績。
  • 離店經營:原本店員可透過 LINE 找 VIP 顧客來店消費,若他到線上消費就不回門市了,該如何確保店員業績。
  • 推薦歸屬:A 門市只服務這位會員一次,但會員後續在線上消費的業績卻都歸給 A 門市,如何公平計算推薦人的時效性。
  • 門市競合:各門市原本各自經營會員和發放優惠券,例如某些優惠券只能到指定門市(A 門市可兌換,B 門市不行),後續如何操作。

⠀⠀

我們發現「總部導入系統」和「門市店員服務」存在兩個立場:

總部最重要的事:掌握門市和線上的成效;

門市需要的是:可執行的推薦人機制。

因此對於店員來說,一個「公平的推薦人機制」是對門市來說最重要的誘因之一,推薦人機制要包含:

  1. 會員歸屬:OO 店員在什麼時機點服務這位會員。
  2. 服務事件:這位會員進行 OO 消費。
  3. 服務效期:推薦人效期可持續多久。
  4. 結算項目:最終會員消費者金額會如何分潤給店員。
  5. 結算方式:針對門市業績和個人業績如何拆分。

透過上述的「總部制度、系統功能、店員執行」,三方情境一致才能推動良好的 OMO 循環。

四、總結

⠀⠀

OMO 轉型是零售業的大趨勢,根據《2024 台灣 OMO趨勢洞察報告》的調查,有導入 OMO 的企業,消費者的「人均購買頻次、人均貢獻金額」都比「純電商、純門市」的企業來的高。

若對上述的 OMO 完整分析有興趣,也可以直接點擊《2024 台灣 OMO趨勢洞察報告》。

若對行銷、社群系列有興趣也可以持續觀看:

非常謝謝你的閱讀!上述單純以我的職場生活來整理,未能涵蓋所有案例,
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都歡迎留言、寄信聯繫。如果文章有一點啟發或幫助,可以點擊拍手讓我知道 👏
.撰寫於:2024/11/24 (日)。
.撰文者:張家惟 Evan Chang,evancwchang@gmail.com

分享文章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